今天在福科國中帶新遊戲《美滿社區》,和一群國一的夥伴一起工作。久違的課程帶領,好爽,在台上的前三十秒,就感覺充滿電、守備範圍!讓我充電的,還有這群孩子討論的深度、投入跟沈思的眼神。
這一場《美滿社區高峰會》,是玩轉今年新出爐的遊戲,在討論一個大家都政治正確、但實際卻迴避的議題,認識戒毒者如何重回社會、機構與社區的觀點,但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的,在遊戲中投入、疑惑、思辨,有時出戲、有時大笑,但最後大家坐在一起聊的眼神,我忘不了。
大家就是應該接納吸毒者嗎,是嗎?
毒品,對群孩子跟大部分的我們來說,像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,聽過,但是很幸運的,身邊很少因此困擾過。
在遊戲的第一回合,這群認真、善良的孩子。有史以來最快的和局?!
前五分鐘,所有陣營統一表態「#我們選擇接納他,讓他留下來」老師慌了,默默飄來問「啊….怎麼辦,他們好快放棄立場」
孩子們也自信地問到「汪汪,我們直接破解遊戲了嗎?」
這個看似完美答案的背後,少了一塊思考「吸毒是什麼?為什麼有人這麼害怕?」
我笑著看著這群好好善良的孩子,真好。
但,只停留在這裡的善良很危險。
「那大家多想像一下,這些抗議的人在害怕什麼?有可能,社區裡面的小學附近,發現吸毒者留下的針頭。也開始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人,可能是你的鄰居、你的朋友,甚至是不願露出身份的人,把這些擔心變成憤怒,覺得是你們縱容的,讓他們的家陷入危險,怎麼辦?」「你想接納他們,很好,但你真的準備好了嗎?你真的理解嗎?」
一聽到跟小學、跟小孩有關,所有夥伴沈默下來,好像真的有這回事,那些因為放棄立場的情緒,有所轉變,有的孩子撐著頭思考著,有的嘆了口氣。
這個瞬間,就是我最想藉由議題式遊戲帶給孩子的也因為看見了議題更灰色、更糾結的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