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幾何時,霸凌成了我們逃不掉、卻也不敢觸碰的一塊陰影。
為什麼我們第二套遊戲要以「霸凌」為主題,以及胖虎任務高峰會嘗試了什麼技巧,陪老師和孩子談。我必須和老師們承認,這篇真的不好寫,有好多想談、好多情緒需要梳理。
這些情緒來自:霸凌早就深刻在我們的生命中。
你,也遇過霸凌嗎?
還記得在發展的初期,從30個老師訪談口中,不約而同提到班上遇到霸凌的心疼與難過,還帶些自責。也記得在辦公室隨口一問,七個同事分享生命中的霸凌經驗,也讓我震驚。
曾幾何時,霸凌成了我們逃不掉、卻也不敢觸碰的一塊陰影。
就像一道塵封的大門,一直都在。但誰會是第一個推開大門,陪孩子正視的人
預防霸凌,是誰的責任呢?
是輔導老師嗎?是社工嗎?
是加害者或被害者嗎?
換個問法
霸凌之下,有誰是局外人嗎?
從這個想法延伸,讓我們在胖虎任務高峰會中,做了四個很不一樣的嘗試,或許也可以給正在思考怎麼引導孩子、正在設計教案的你,一些新點子:
不談霸凌者有多壞,讓所有人扮演旁觀者。
在遊戲情境,30個同學齊聚一堂,分成六個不同個性與掙扎的組別,共同面臨著一個看似明確、仍保有一些不確定的霸凌現場。抽離老師的角色,以學生會長的角色跟學生一起面對霸凌現場。誰要當第一個喊聲的?誰該承擔吹哨的風險?
會這麼做,是因為我們真的相信:改變的壓力,不應該集中在某一個人。
這是個很不容易的嘗試,要跳脫過往的經驗:「覺得無助時應該有權威者來主持」「覺得不公平時,就應該有一方受到懲罰」。然而這次貫穿遊戲的一個心理學的理論「黑羊效應」,讓我們放下這些糾結。
一句話描述黑羊效應的觀點:
霸凌有時候像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的過程,旁觀者才能掀起最多改變。
我們也一直很好奇,當壓力、恐懼襲來,那些平常在課室中朗朗上口的標語「幫助同學」「關心彼此」還真的存在嗎?亦或是被拋下與忽視,用不甘我的事作為包裝,然後等下一個悲劇發生後,再來難過、撻伐與悔恨。
「霸凌的發生,我真的是局外人嗎?」這是胖虎遊戲後,留給我們最深的反思。要引起這些觸動,必須要直球對決,所以來到了第二個關鍵。
跟孩子玩真的,在教室重現壓力
我們想創造的是,在事情發生之前,將孩子帶入一個虛擬情境中,在遊戲中嘗試改變。
這也是為何胖虎任務高峰會,是一個用來預防、提前討論的活動,而不是用來解決霸凌的解方。
用四張重大事件卡,重現四種壓力現場
拋開粉飾太平的包裝,這是我帶領胖虎時最喜歡、也最害怕的一點,跟孩子玩真的,翻倒桌椅、揉碎的紙本、憤怒的搥牆,拋下那些只存在理性中的標準答案,重新檢視哪些信念我真的願意去執行。
用聲音、氣氛、現場真實的破壞,直接感受壓力、害怕、猶豫的瞬間。或許你看到這邊心也跟我一樣揪了一下,這樣對孩子會不會太殘忍了?
還記得在某一個國中現場,一個男孩在事後分享到「老師,劇情演的那些一點都不誇張,我遇過更慘的」。
到底這些衝突與破壞,是少數存在的個案,還是被大人們以保護之名阻擋
很特別的是,觀察到大人場跟孩子場的差別,大人們在壓力下更常陷入沈默、無助,花費更長時間在期待對方改變,期待有權力的仲裁者出現。然而孩子們,尤其是年紀越小、越不被大人標準答案綁住的一群,往往更加勇敢的生氣、衝撞,堅持著我想要改變的信念。
對於改變這件事情,有誰是玩真的?
或許在那樣的場景,當有一個人真的相信那些不安的感覺是真實存在,不再以指責的姿態對著不願改變的他人與自己,才能夠讓更多人重新看見:
「對於不希望有人再被欺負這件事,我是真的在意」
因為在意,才可能有下一步行動
有結局的遊戲,做為下一場對話的起點
這是一個跟以往議題式遊戲,無標準答案、無既定結局很不一樣的突破。然而為什麼要安排有結局的遊戲,我們關注的是,老師,有什麼方法讓老師可以跳離指責的壓力、把心力回到關注孩子。
四種結局卡,只有一張是好的結尾,三張都留下某種程度的遺憾。
在遊戲的最後,老師可以從觀察到整體班上的氛圍,挑選一張最符合、最想跟孩子聊的結局,然後念出來。
在此刻,老師不需要板著臉斥責,哪一個孩子的行為有失道德,不用插著腰指責,為什麼投入改變的人那麼少。只需要平靜的,唸出結局卡,然後等待,讓孩子停留在那樣的氛圍一下下,反思我喜歡這樣的結局嗎。
結局卡的重點不是評價對錯,而是讓老師可以專心的想下一步跟孩子聊什麼,帶孩子有更多的看見。
我們試著看見,過程中做過了多少的努力嗎?
我們試著看見,每一個行為背後說不出口的原因
我們試著看見,在當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
要有更深的看見需要引導,玩轉習慣用4F層次帶孩子思考:從「Fact事實」出發,理解孩子看見的樣貌,進入到「Feel感受」,每一種情緒都是重要的、都是一種學習,延伸到「Find發現」,過程中心的看見、聯想到的經驗,最後停留在「Future未來」,我還可以怎麼做。
這些脈絡、題庫也都幫老師準備好在引導牌卡中,讓你能更專注在現場的孩子
陪他們一起看見,原本想成為的改變
或許是因為,在遊戲中,我們都不知不覺地遇見了自己
在遊戲中看見自己,學習看見與改變
當遊戲進行到這邊,邀請老師詢問孩子們
「在遊戲中的那一個角色,最像現實中的自己?」
這句話是特別的,對孩子跟對老師都是,有可能在第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,帶著一些些茫然或是防衛,就連我也是在接連兩三場之後,突然有了很意外的發現:
在遊戲裡,我看見小時候感覺不被大人信任,氣嘟嘟的受傷的自己。看見在引導過程中,我對於權威者的抗拒與不滿,總覺得提出要找老師時,是一種逃避,然後充滿評價的反駁著,表面上是引導、是好奇,骨子裡其實是批判、指責。
我真正需要改變的,或許是擁抱當時受傷的自己,然後放下,才能抬頭看見,他們和我一樣的無助、一樣努力的想做些什麼,看見後學會釋懷。
你呢,會在過程中遇見哪一個自己?
然後很特別的,這樣的力量會牽動更多的看見
有的老師分享,看見想改變卻不知如何做的自己,自責又心疼
有的孩子勇敢的分享,我在大雄身上,看見我曾經霸凌別人的那時候,其實也害怕
這也是為什麼,胖虎的教材有了延伸活動,其中《寫一封信》的活動,就是陪伴這樣的過程,讓我們靜下來寫一封信,寫給害怕的、難過的、悔恨的、感恩的自己。
這其實是在設計之外的收穫,為什麼看見對孩子是重要的,從一張孩子在遊戲後偷塞給老師的一封信,或許你會更有感:
「老師,謝謝你帶我們玩這個遊戲。我在國一的時候也被霸凌,那時候我不敢跟大人講,很痛苦,當時我恨身邊的所有人。但是剛剛在遊戲裡,我發現自己也沒有站出來為大雄說話,我是怎麼了?我對自己有一點生氣,但是也有某種東西被釋懷了,我不是孤單的,我還有機會做一些不同的改變。」
我不孤單,因為有你試圖看到這樣的我
這四點是關於這套胖虎任務高峰會,我最有感的其中一塊,還有很多可以和你分享,像是老師在遊戲中的角色、如何收斂與引導想法、怎麼拿捏有感又不會讓情緒失控。或是滿多老師關心的「我覺得班級氣氛已經怪怪的,可以玩嗎?要注意什麼?」
這整套還有好多特別的設計,幫助孩子更認識霸凌與自己,例如「情境資訊卡」、「正向對話圈」「創意辦公室」,或許會寫在接下來幾篇文章中,也可以分享一些老師嘗試後的回饋。
可惜字數關係,我只能在之後再慢慢和你聊了,還有哪些是你想問的嗎?
感謝你看到這裡,文章滿長的,或許也勾起你更多的聯想跟疑問,可以在粉絲專頁或官方Line帳號中和我聊聊,有觸動的地方也歡迎讓我們知道,會給我們大大的鼓勵、分享更多經驗給你。
覺得這篇文章怎麼樣?
停留在星星點擊上就可以評分囉!
平均評分 3.5 / 5. 票數 2
目前還沒有人評分,成為第一個投票的人!
謝謝評分,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
可以點擊右方按鈕訂閱我們的電子報喔!
很遺憾這篇文章沒有幫上你的忙...
哪部分不好,給我們一些意見吧!
告訴我們可以如何產出更有幫助的內容